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埋头苦干、团结奋斗,凝聚起新时代奋进的力量。7月20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场馆、微团课讲授、红歌齐唱等形式,沉浸式感受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引导青年学子以劳模为灯照亮前行路,用实干作笔书写青春志。
场馆参观:触摸劳模奋斗足迹,感悟精神力量
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以“致敬建设者、奋进新时代”为主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视频音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了百名劳动模范、8个劳模集体的先进事迹,涵盖工人、农民、教师、科技工作者、企业家、艺术家等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生动再现了从建国初期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产业工人,到改革开放后勇立潮头的企业家,再到新时代在各条战线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中,实践团成员们被劳模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奋勇争先。
图为 实践团参观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 王锦伟供图
团课讲授:多维解读劳模精神,坚定报国信念
参观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微团课在馆内拉开帷幕。实践团指导老师结合展示馆内的劳模事迹,从三百六十行“状元们”的精神力量,平凡岗位上“朋辈们”的榜样引领,技能报国中“职教人”的奉献担当等三个方面讲授题为《用老劳模精神引领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奋进新征程》的微团课,引导广大学生用扎实学识夯实第一课堂,用精湛技艺丰富第二课堂,用责任担当奉献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结合参观和学习所获现场讲授《我心目中的劳动模范》微团课,明晰了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更加坚定了技能报国的信念和决心。
图为 实践团成员讲授《我心目中的劳动模范》微团课 王锦伟供图
红歌合唱:唱响崇敬与决心,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们合唱歌曲《劳动模范》。用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劳模的崇敬之情和传承劳模精神的坚定决心。歌声中,每一位成员都眼神坚定,充满了奋进的力量。
图为 实践团合唱歌曲《劳动模范》 王锦伟供图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模范的事迹可学可做。此次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他们纷纷表示将结合所学专业和职业理想进行深入思考,把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通讯员:王家琦、郭泽阳)
红色铸魂承基因,非遗活态振乡韵,产业强基 谱新篇 7月15日-7月19日,长安大学“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宁夏同心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红色基因的精神滋养、非遗技艺
传承文脉,点亮乡土,乡村振兴里的“非遗密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的见证者,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标识,是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载体,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化自信赋能的核心抓手。7月16日,长安大学
扎根乡土育特色产业 , 乡村振兴“组合拳”让乡村更有精气神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产业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双重赋能,正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生机。7月17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县“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菊
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 广大青年学子 埋头苦干 、 团结奋斗 , 凝聚起新时代奋进的力量。 7月2 0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场馆、微团课讲授、红歌齐唱等形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月20日电 (通讯员 王文龙 吴奕婷) 夏木葱茏,药香氤氲。7月20日清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留坝参乡振兴服务团”的成员们踏入了位于秦岭深处的留坝县江西营研究院。 研究院内,从留坝的历史底蕴到“药食同源”的智慧传承,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