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在线
点亮青春·成长相伴
新闻

到延安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延安开展

2025-07-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充分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根据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安排,7月11日至13日,我校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圣地延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以“寻初心、强信念、悟真知”为核心,通过实地参观、专题学习、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革命圣地汲取革命智慧、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南泥湾:触摸“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密码

师生们走进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劳模展馆,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故事中,探寻不同时期劳模的奋斗足迹,深挖其中蕴含的奉献精神与创新理念;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在锈迹斑斑的镢头、补丁摞补丁的军装、战士开荒写的日记里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在庄严肃穆的党徽广场,师生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初心,齐唱红歌《南泥湾》,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对党的赤诚感恩。

image.png


 

延安革命纪念馆:回望峥嵘岁月中的辉煌史诗

馆内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文物、一段段承载历史记忆的影像,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卓绝与辉煌历程——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困苦走向胜利的非凡足迹,也镌刻下延安岁月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续写的辉煌史诗,更铭记着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铸就的光辉篇章。

image.png

枣园革命旧址:感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本源

在枣园繁茂的园林间,师生们追寻红色记忆;在老一辈革命家曾居住的简陋窑洞前,感悟革命初心的纯粹与坚定。在枣园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前,教师深情讲述“枣园灯光照人心”的故事,让大家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时的历史语境与精神内核,体会这份初心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

image.png

杨家岭革命旧址:传承不朽革命精神的时代火种

走进杨家岭,师生们参观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生活过的窑洞院落,在简朴的陈设中,身临其境感悟他们在清贫物质条件下铸就的精神丰碑。站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前,仿佛能听见当年中共七大代表们为民族未来热烈讨论的声音,深刻体会这场会议在党的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让不朽的革命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

image.png

此次赴延安主题教育活动,将革命历史现场转化为沉浸式思政课堂,使师生们深度体悟了劳模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内核,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报国本领的新时代青年,让红色基因在新征程中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梧桐
相关文章
延大学子护航“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暖童心

延大学子护航“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暖童心

为加强对异地搬迁农村社区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延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晨露”三下乡第六支队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9号参加“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聚焦少年儿童教育成长与课余生活需求,通过形式

西安思源学院“青藤计划”暑期爱心社会实践 “七彩假

西安思源学院“青藤计划”暑期爱心社会实践 “七彩假

在暑假来临之际,为切实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关心关爱,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西安思源学院“青藤计划”暑期爱心社会实践团用青春力量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丰富中山社区儿童暑期生活。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前往常青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前往常青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陕西大学生在线讯(通讯员 王思彤)为助力儿童教育发展,提升儿童综合素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筑梦仲夏,童心绽放”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陕西省未央区常青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8日,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并组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与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于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于

墨香润童蒙 星火燎远岫。 七月的洛川塬上,青果初挂枝头,冯家村的课堂里,墨香伴着笑语飞扬。2025年7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在延安洛川冯家村的第三天,支教团成员继续探寻着知识与乡土融合的独特路径。 篇章一 初探乡土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扎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扎

丹心一片赴基层,星火点点暖童心 2025年7月17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的晨光里,响起了不同于往日的上课声。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团在这里开启了暑期支教实践,以爱国主义教育、禁毒普及、快乐学习等多元课程,为乡村儿童编织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