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李乐平进行英语课程讲解
刘梦莎以“数形结合:数学与图形的完美融合”为主题,用图形变化使同学们理解算术公式,培养了同学们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刘梦莎进行数学课程讲解
申航行通过革命故事《一个苹果》的阅读理解讲解,重点分析了红色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并指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撰写读后感,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申航行进行语文课程讲解
课程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还主动为高年级学生答疑解惑,辅导课业难题,受到了当地学生及居民的一致好评。
实践队成员为高年级同学答疑解惑
红色铸魂承基因,非遗活态振乡韵,产业强基 谱新篇 7月15日-7月19日,长安大学“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宁夏同心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红色基因的精神滋养、非遗技艺
传承文脉,点亮乡土,乡村振兴里的“非遗密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的见证者,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标识,是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载体,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化自信赋能的核心抓手。7月16日,长安大学
扎根乡土育特色产业 , 乡村振兴“组合拳”让乡村更有精气神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产业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双重赋能,正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生机。7月17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县“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菊
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 广大青年学子 埋头苦干 、 团结奋斗 , 凝聚起新时代奋进的力量。 7月2 0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劳模精神探寻实践团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场馆、微团课讲授、红歌齐唱等形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月20日电 (通讯员 王文龙 吴奕婷) 夏木葱茏,药香氤氲。7月20日清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留坝参乡振兴服务团”的成员们踏入了位于秦岭深处的留坝县江西营研究院。 研究院内,从留坝的历史底蕴到“药食同源”的智慧传承,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