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走访义渠王村房短住民宿
l 解码科技赋能,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
8月18日,实践团首站走进和盛镇省级产业园。该园区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高地,坐拥良好的工业基础与区位优势,却也面临人才外流、产业链断层等现实挑战。团队通过与地方政府负责人、企业代表深入座谈,并实地走访中飞航无人机基地、中国电信庆阳分公司、宁县小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从多元视角解码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积极探索建筑与规划学科在提供空间载体和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具体作用。
实践团参观中飞航无人机基地
8月19日,实践团赴长庆桥人民政府、陇佳味电商企业、义渠王村特色村落,海升苹果基地等农业现场,聚焦“产—城—乡”协同发展和“校—地—企”合作机制,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推进中面临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与协作模式等核心议题。通过考察,团队成员不断思考建筑与规划在产业空间布局和设施设计中的支撑功能。大家逐步形成共识:乡村振兴并非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政策、产业与空间多层次系统耦合的复杂过程。
实践团参观宁县长庆桥工业集中区
实践团考察陇味佳电商仓库
实践团调研甘农蘑力香菇种植大棚
l 实践感悟:在乡土课堂里读懂 “人” 与 “城”
此次实践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甘肃省宁县省级产业园驱动型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高校教育必须向下扎根,规划设计必须回应真实诉求。从生态与开发的平衡,到破解人才“反虹吸”困境,每一个课题都深刻揭示: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关键要“接地气”。“三下乡”活动让建大学子既看到科技为乡村注入的新动能,也更清醒地意识到:真正的乡村建设,离不开人的需求、土地的声音,以及校地企三方的持续协同与制度创新。
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继续依托校地企合作机制,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可实施、可推广的“西部方案”,让专业智慧在乡土中生长,为乡村振兴写下更有力的答案。
8 月 16 日至 22 日,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定向实践队响应贵州省团委“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号召,深入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 “青助乡村兴” 专题实践。实践队以实践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
怀揣着对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绿色生产的探索热忱,为进一步明晰陕西省太白县蔬菜生产过程中绿色农资投入等情况,2025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耕者”调研队抵达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拐里村,开展蔬菜绿色生产专项社会调研。 太白县位于秦岭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洛川县永.zip
富硒秦茶藏古韵,安康政企献好茶 政府助力下的安康古茶企业诞生记 来源:绿荫小队 谷林峰/文 吴镇坤 曹祥亨/图 一审:邱瑞洋18992520969 二审:张洪毓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安康市平利县县委充分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