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了解国情民生,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这正值氤氲麦香和美梦的七月,长安大学经管学院彩虹心理协会“三行寻暖意,青春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南郑州进行深度调研与实践,散播青春力量。7月21日,实践队来到了第一站:郑州颐和养老院。
颐和养老院定位于家门口的养老院,专注于为高龄、半失能、失能、认知症老人,提供颐养、照料、保健、护理、康乐等专业服务。实践队一行人抵达养老院后与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将院内方便活动的老人召集到多功能厅,各位成员提前按照既定分工与管理人员配合组织活动。考虑到老年人无法久坐,他们提前准备道具,确保活动准时进行。上午的活动包括制作手工、分享健康知识和玩游戏。颐和养老院大部分老人年龄较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老年人大脑结构衰退和神经机制弱化,退休后社交减少,认知资源衰退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老年人语言和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下降。认识到这一点,成员们积极调整活动内容,减少冗杂的讲述,专注于互动和游戏。实践队成员与参会老人一起体验扭扭棒、拼图游戏,提升老人参与感和获得感。他们耐心讲解,积极与老人互动。在成员们的指导下,老人们学会使用扭扭棒塑造出自己想要的造型,用拼图拼出了美丽的图画,脸上露出了笑容。
图为实践队成员带领老人们做游戏 通讯员李东阳 供图
下午的活动中,各位成员经过1小时的奋战,为老人们制作了艾草锤,保证参加活动的每位老人都能领到礼品,每一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一天的相处时光里,成员们对养老院老人的状况有了更深一步了解,负责人也对实践队成员的工作进行了积极指导。在成员们和养老院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实践队成员给老人们送上实用的礼物,也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图为实践队成员给老人送上手工制作的艾草锤 通讯员林铭炜 供图
这次活动有深刻而丰富的意义。实践队成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养老院的实践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老人们收获了宝贵的礼物,结交了一群大学生朋友;双方都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出了一份力。
图为颐和养老院管理人员与实践队成员交流经验 通讯员林铭炜 供图
我国老龄化趋势渐显,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需要得到更多切实关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因此国家号召各个社会组织、团体开展敬老活动,关注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此次活动为社会贡献了青年力量,提出了青年方案。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燃烧的青春为长寿的古树带来温暖,这就是青年力量的证明。
图为全体实践队成员与颐和养老院管理人员的合影 通讯员舒佳乐 供图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同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深入紫阳县,开展了为期11天的乡村振兴深度实践。本次实践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助老促振兴、茶旅融合促振兴为核心维度,同步构建政府对话桥梁,探索高校智力资源与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青春送暖意,温情伴夕阳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暑假里,为了呼吁公众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加人民幸福感,兜牢民生底线,长安大学赴河南省郑州市“三行寻暖意·青春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1日来到了惠济区颐和养老公寓,在金水区团委
7月20日,陕西科技大学“志在‘边’方向‘疆’拾光”实践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开展“感悟兵团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学习等形式,深刻领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 2025年7月18日 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
七月的田野浸润着历史的气息,也激荡着探索的热情。2025年7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彩虹伴行·童趣探索营”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陕汽专属爱心托管班,带领学生们走进考古世界,在趣味互动中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