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引导新时代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使命,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为主题,于2025年7月14日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开展杨家将战鼓文化调研活动,对曾经参与过杨家将战鼓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访谈通过与神木大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神木杨家将战鼓”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德育、美育中的独特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李同学进行访谈 邵珥晴供图
神木作为杨家将文化发源地之一,其战鼓文化承载着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历史记忆。在访谈过程中李同学表示,自己通过高中杨家将威风锣鼓队的排练和表演这样一个契机,不仅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这项传统文化技艺,同时提升了自己对于家乡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忠义精神对当代青年的爱国精神的培养。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从中感受到,许多参与杨家将战鼓表演的同学,起初都是因“新奇”而加入并参与相关活动,却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归属感。
在交流时李同学回忆到自己在高中时参与杨家将威风锣鼓队训练的经历,表示学生们需要精准掌握不同鼓点的含义,例如急促的鼓声代表冲锋,缓慢的鼓点象征防守。这种严格的训练节奏,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性与团队协作能力,但李同学表示“这不是枯燥的训练课,而是动起来的艺术。”这也为学校将“神木杨家将战鼓”等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之中提供了思路,让传统文化课程打破枯燥的说教模式,实现“寓教于乐”。
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问到是否愿意将“神木杨家将战鼓”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文化时,李同学表示自己十分愿意将杨家将战鼓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自己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并表示自己愿意通过朋友圈、抖音等视频平台对杨家将战鼓文化进行推广宣传。战鼓的“威风”不仅体现在艺术表演时气势磅礴的一面,更在于其能够连接古今的精神内核,杨家将战鼓文化的宣传,促使当地人民尤其是青年学子更加主动了解神木的地方史,甚至愿意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相关科普视频,利用新媒体缩短战鼓与年轻人的距离,让地方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种从“参与”到“传播”的转变,也是文化自信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花的生动体现。
更引人注目的是,实践团成员在对李同学的访谈中了解到,近期杨家将战鼓已通过赴海外展演的方式“火出圈”,战鼓文化实现了从校园到国际的跨越,“忠勇爱国”的精神也成为了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访谈中李同学也表示自己愿意继续参与到此类文化交流活动之中,让校园里的文化实践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杨家将战鼓的成功“破圈”,既守住了地域文化根脉,又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神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鲜活名片。
从历史回响到青春共鸣,从校园操场到国际舞台,神木杨家将战鼓文化在当代青年手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续写文化传承新的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牛顿的知识杂货铺实践团于2025年7月10日至18日深入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藏龙寨村,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以习近平新
西外学子三下乡:鼓动人心,声声不息,奏响非遗时代最强音 中国青年网榆林7.1 5 电(通讯员:张效宁)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河南开封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承脉络与创新路径,了解开封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引导青年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升青年文化认同感与责任使命感,7月12日至16日,在指导老师张馨月的带领下,长安大
【陕西大学生在线讯(通讯员 汤夏钰)】 秦巴腹地,汉水之滨。七月的安康,山峦叠翠,生机勃发。“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从香山村的田间地头到电商服务中心的数字平台,从贝尔渔场的直播带
【陕西大学生通讯网(通讯员 汤夏钰)】 在秦巴山脉的腹地,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今年暑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社会实践团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